11月8日,陕西省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天泽文化酒店隆重召开。专委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发起,隶属陕西省中药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卫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兼科技推广处副处长李文华、陕西省中药协会会长陈国良及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高校代表共13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陕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大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杰主持。

经过选举产生了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23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董娟娥当选主任委员,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站长周自云、副教授马亚团当选副主任委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雁冰和陈坤明,化学与药学院副教授段琦梅当选常务委员。专委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科研院校与龙头企业发起,覆盖种植、加工、科研、检测全链条;招募的委员辐射多地市、深耕主产区,92 名复合型委员为“秦药”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王卫权在致辞中强调,陕西省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成立恰逢时机,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核心物质根基,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支撑。王存表示,专委会成立是校地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年来始终坚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用在产业发展中”的初心,从道地“秦药”规范化生产技术攻关,到构建起覆盖“良种选育、科学种植、精深加工、质量溯源”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彰显高校担当,贡献“西农力量”。陈国良期望专委会重点推进GAP基地建设,加强趁鲜切制、建立资源数据库优化产业布局等工作,推动陕西中药材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董娟娥代表专委会表态:将继续牢记核心使命,针对聚焦种源创新与标准构建、强化技术推广与示范引领、深化产学研融合、优化产销服务与品牌建设、强化政策对接与行业调研五大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争取经过五年发展,培育6-9个优良品种,建成10-15项标准体系;建15个示范基地,主产区技术覆盖率60%;达成意向合作3-5项,转化科技成果3-5个;良种占比 60%,培训种植养殖专业户2000人以上。专委会将秉持“务实笃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凝心聚力打造“秦药”品牌,推动陕西中药材产业走向全国。
专委会成立大会结束以后,举行主旨报告。董娟娥以“校地协同视角下秦药产业的全链条问题破解与实践”为题,创新性提出“校地协同-五位一体”破局路径,强调以种源攻坚与质量管控为核心抓手,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王昌利教授围绕陕西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提出“标准先行、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为基地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清晰指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在陕西省中药协会领导下组建专委会,对陕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这是高校学术实力与行业认可度的核心彰显,更是高校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依托专委会平台,高校将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大幅提升在中药领域的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同时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产业规划编制等关键工作,显著增强学校在中药种植养殖领域的行业话语权,彰显学校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影响;为我校学科建设提质、人才培养赋能搭建高质量实践平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添新翼。
编辑:陈悦
审核: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