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学校“2025年教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绩效专项考评”专家组、教务处和实验室管理处对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获批的“教育领域扩大投资设备购置与更新项目”和“2022年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进行考评,通过项目绩效汇报、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生命学院凭借扎实的执行成效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考评会上首先由学院副院长王瑶对两个项目的开出情况、开放共享情况和典型案例与特色成效进行详细汇报。两个项目共计支持购买教学实验仪器891台,总金额达1117.75万元。依托以上实验仪器,学院新升级改造了32间实验室,新开设和改造实验项目81个,并且在本科生学科竞赛、科创项目、科研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绩,有效保障和提升了学院实验教学及科研水平。
在项目的特色成效方面,王瑶展示了包括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基于荧光分析技术与数字化管理的植物生理实验教学体系创新”等案例,该案例利用新购置的4 台基础型调制荧光仪与学习通 APP 数字化管理平台关联,引入活体叶绿素荧光动态检测技术,增加了“活体叶绿素荧光分析”新内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探索出“科研技术下沉本科教学”的实现路径。基因工程教学实验中通过新增转印设备、大容量冷冻离心机、超声破碎仪等仪器,引入无缝克隆、变复性处理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验的挑战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随后专家组对项目支持的实验课开出情况及对应材料进行核查,并分别进驻各实验室实地进行仪器设备核对和现场调研指导,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现场调研,专家组对本次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审议和总结。专家组组长孙超教授给出高度评价,认为生命学院受检查项目执行与绩效目标契合度高、教学实验设备管理规范、高效服务本科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建议加强高端实验设备的引进,搭建优质创新平台。教务处副处长安福定指出,期望学院能专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端仪器设备的投入,以夯实硬件基础,开发学科前沿的实验项目,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持续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对中心进行了建设重构,形成“四中心二平台”的新架构。共开设56门实验课程,215个实验项目,其中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等基础实验课程面向全校18个学院本科生开展。实验中心有效支撑全校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现代生物技术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传统农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中心副主任常金科教授、范宁娟、刘景玲和各实验室主任共同参加会议。
编辑:陈悦
审核:王瑶